期刊简介
本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,反映学院科研、教学、医疗的新成果和新经验,促进院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、教学、医疗水平的提高,同时为教学实习基地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。
往期目录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

- 杂志名称: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
- 主管单位:安徽省教育厅
- 主办单位:皖南医学院
- 国际刊号:1002-0217
- 国内刊号:34-1068/R
-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期刊收录:上海图书馆馆藏, CA 化学文摘(美), 知网收录(中), 哥白尼索引(波兰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
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及其影响因素
鲍时华;彭弋峰
关键词: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, 体外受精, 不育
摘要: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(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,ICSI)的研究已有较长时间,由于需要比较高的显微操作技术,近几年才得以认真探索.Uehara和Yanagimachi早开始哺乳动物的显微注射来研究受精过程,观察雄原核的形成.此后人们对兔、牛卵细胞进行ICSI并获成功.1988年Lanzendorf等首次报道将人精子直接注入胞浆后可致原核形成.1990年Goto等将无活动力的牛附睾精子注射到牛卵母细胞内,得到12%的分裂率,胚胎移植后也获得成功.1992年Palermo和Van Steirteghem率先在人的卵母细胞上进行ICSI,并成功诞生世界上首例ICSI法试管婴儿.至此,人们开始尝试将不同发育时期的精细胞显微注射到卵母细胞内,以治疗精子发育阻滞而致的不孕.因而ICSI从基础的生殖研究转为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重要手段,它以单精受精率高、多精受精率低及不受精子浓度、形态、活力的影响等优点,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.ICSI技术是男性不育治疗新的里程碑.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