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本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,反映学院科研、教学、医疗的新成果和新经验,促进院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、教学、医疗水平的提高,同时为教学实习基地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。
往期目录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

- 杂志名称: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
- 主管单位:安徽省教育厅
- 主办单位:皖南医学院
- 国际刊号:1002-0217
- 国内刊号:34-1068/R
-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期刊收录:上海图书馆馆藏, CA 化学文摘(美), 知网收录(中), 哥白尼索引(波兰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
丘脑底核的电生理特性及刺激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研究
凌至培;吴家幂;傅先明
关键词:丘脑底核, 帕金森病, 电生理学
摘要:目的利用FHC微电极记录仪对丘脑底核(STN)的细胞放电进行记录,研究其细胞放电的模式和电生理特点以及在帕金森病(PD)定向手术治疗中的定位作用;利用植入性刺激电极植入至STN核团内,研究脑深部刺激(DBS)对PD的治疗作用,观察术中丘脑底核刺激对PD的震颤、肌僵直、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以及对语言的影响, 探讨电极在丘脑底核内的解剖位置与刺激效果的关系,以寻找植入性刺激电极在STN内的佳位置.方法 26例帕金森病患者,利用MRI影像导向的立体定向方法将微电极植入丘脑底核, 其解剖靶点:X=11~13 mm,Y=-1 ~-3 mm,Z=-7mm.记录从靶点上10 mm开始,进行连续记录直至靶点下3 mm(黑质网状区).将植入性刺激电极植入至STN核团内并给予高频刺激(频率130~150 Hz, 脉宽90~150 μs, 电压自0.5 V开始,逐渐增至8 V);利用电极的不同触点分别进行刺激,根据刺激效果和副反应的出现情况,确定电极在STN中的佳位置.其中有3例进行了STN电极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,术后随访6~23个月.结果 26例术中微电极记录发现,未定带区其细胞放电呈现为规则节律的低幅放电,STN核团内可记录到高频的紧张性放电(35±13.3)Hz、爆发性单细胞放电和簇状放电三种类型的细胞放电.黑质(SNr)内可记录到更高频率和波幅的紧张性放电(96±16)Hz.术中刺激发现STN背外侧部是电刺激的佳位置,而电极过深及过外则易引起言语障碍.结论 STN核团内的细胞放电呈现为高频的紧张性放电(35±13.3)Hz,并可记录到爆发性单细胞放电和簇状放电;STN的高频刺激能改善PD的震颤、僵直、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,是PD慢性刺激的理想靶点,其背外侧部是刺激效果的佳位置.
友情链接